插图五一八  园冶所载草架式样图

篷轩(插图五一九图版十三),而名其椽为船篷三弯椽。两旁用直椽者,则不称三弯椽。苟两旁用椽弯曲若鹤胫状者,则称其轩为鹤胫轩 (插图五一十图版十三)。其弯曲尖起如菱角状者,为菱角轩(插图五一十一图版十三)。   

廊轩位于内轩之前,其介乎二轩之柱,称轩步柱。轩梁较短,梁之中仅安坐斗一上架轩桁者,称一枝香轩(插图五一十二图版十三)。桁左右装抱梁云,架于斗口,以为装饰。一枝香轩亦分鹤胫和菱角二式,深在四、五尺左右。

茶壶档轩及弓形轩(图版十三)=,较一枝香轩稍浅。弓形轩之轩梁上弯如弓。离梁背三寸许,列椽于廊桁与步枋之上。椽随梁形弯曲,或作弯椽。茶壶档轩结构最简,仅于廊桁与步枋之上,架直椽,椽中部高起一望砖,形若茶壶档。两柱间不设轩梁。仅以廊川连络,多用于圆堂。

椽面覆望砖,用重椽时,则须于望砖之上铺大帘或芦席,以避灰尘,而免走动。直椽可直接承屋面,弯椽如鹤胫和菱角等,则须于弯椽之上,隔一望砖厚,零置直椽。并须于桁枋之上,凿回椽眼。以承弯椽头。弯椽用料,须依直椽加厚。望砖须依弯椽均分磨平,使其铺覆严密。

轩梁两端亦作剥腮,腮嘴起自桁与轩桁之间。荷包梁剥腮,腮口自脐边起。梁下挖底四分,边缘作圆势。梁垫高依栱料,轩深者则依五七式,可作蜂头装饰,唯蒲鞋头则须轩深在十尺左右,或满轩,始得应用。
轩桁之提栈为五算,得因用材及全屋提栈关系,予以减少。顶界轩桁间距离较狭,其分派方法,以叁为常数。乘轩深作顶界之宽,余数均分为两旁之宽。例如轩深六尺,轩桁距离为一尺八寸,两旁各宽二尺一寸。
凡梁、双步,及川等,其用材均为圆木。圆木根梢不匀,以之为梁、川、双步,而开刻承桁,难免前后高低不平,况桁亦有粗细。于是定机面线为标准,以校准上述诸弊。机面,乃自梁底至桁底之距离,在该处桁底之平线,称机面线。其处适为连机或短机之面,定此线以开刻架桁,无论平房厅堂殿庭均须定之。

机面之高低,随料之大小,及提栈之高低,酌量而定。圆料大梁对径七寸时,机面定为五寸。余料依此类推。扁作大梁之机面,高约七寸左右。山界梁机面约高六寸半,双步相同。眉川机面约高五寸半。轩梁机面自五寸半至六寸半。荷包梁机面自三寸半至四寸半。视轩之深浅,及用料之大小而决定。唯定机面线,不宜过低,过低则开刻多,而影响梁身之坚固。
大梁、山界梁、步、川、轩梁等之用料,无论扁作或圆料,均以进深计其围径(其方法见第三、六、七诸章)。然后定机面线。圆堂则依提栈,除山界梁机面,而定金童之高。扁作则依提栈,除山界梁机面及梁垫斗高,定大梁之高度。其厚为高之半。其用料分独木、实叠、虚軿三种。独木须圆木去皮结方;实叠系用二木叠軿;虚軿则于梁之两边,各按梁身五分之一軿高,中空于斗底处填实。用虚軿者用料须大,而机面线不宜过低。

上一页  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