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脊桁提栈用三个。步柱提栈则按前廊界深四尺,作为四算起算,并不依廊轩提栈以五算起算论,因前后廊所采用之茶壶档轩,简单而无轩桁。其他如顶界深度与弯椽曲度之按顶界深度1/10起弯,以及飞椽提栈等均合规定。关于三界回顶顶桁之提栈,规定为一个半。如贡式花蓝厅,苏州严家花园(图版六),以及苏州怡园可自怡斋等(图版八)。

(五)满轩式,苏州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(图版五)。按轩提栈规定为五算,内部鹤胫轩与船篷轩之提栈应以此为准绳。该建筑就轩深及轩式,改鹤胫轩提栈为四算半,船篷轩提栈为五算半,将中部天花升高,较富有变化。至于屋顶构造全部采用草架,按例至少用提栈三个,并可自五算起算,脊柱应为七算,庶可符合“堂六厅七殿庭八”之规定。但该屋草架提栈,过于呆板,曲线亦欠柔和,似有失原有制度,殆因采用草架之故欤。

(六)亭: 亭之提栈较陡,规定可至对算。如歇山方亭,苏州留园闻木梆香亭(图版十一),步桁提栈五算,脊桁提栈为七算。六角亭,苏州拙政园塔影亭,步桁提栈为六算,脊柱提栈则为对算。总之亭台提栈富于变化,应绘侧样度势确定。

南方厅堂无论布局与构造,皆富于变化,有用廊轩、重轩,而后双步者;亦有用回顶、鸳鸯厅、满轩等贴式者。且草架之制,运用尤多,使规划提栈更形复杂。既须使轩与双步提栈前后呼应,尤应使草架与内部提栈上下相称。设计时可根据提栈定例,与“厅房圆堂用前轩,七界提栈用三个,殿庭八界用四个”,以及“堂六厅七殿庭八”等规定,并按“囊金叠步跷瓦头”定例,先绘侧样,审度形势,而后确定各部提栈的高度,与屋顶坡度,较为完善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

上一页    下一页